全國各地已經進入“燒烤”模式多時了,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防范火災顯得尤為重要!
尤其是目前許多人在住宅選擇上,更偏向于通風透氣的高樓層,一旦發生火災,沒有足夠的火場求生知識,后果不堪設想。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學習,如果你在高層建筑里,遇到火災該怎么辦!
日常所說的高層建筑,究竟多高才稱為高層?怎樣才算是高層呢?你所在的建筑也屬于高層嗎?
高層建筑,即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
一般火場中最為致命的是煙氣,煙氣往上躥速度是很快的,快到令人措手不及。一棟百米建筑,半分鐘煙氣就能到頂層,這也是高層失火逃生難的真正原因所在。高層著火時,盡可能了解火災蔓延和煙氣彌漫的方向,判斷著火位置,才能有效逃生。
豎向管徑、共享空間、玻璃幕墻縫隙等部位,易產生“煙囪效應”,造成煙、火蔓延迅速,煙火易沿吊頂、門、窗、走道向水平方向蔓延擴散,外部風力作用會加劇火勢蔓延,易發生爆炸。
人員密集,發生火災時往往人員驚慌、擁擠,易造成踩傷踩死,甚至出現人員跳樓事故。高溫、煙氣充滿建筑物內,能見度低,增大安全疏散難度;煙氣極易造成人員窒息、傷亡。
有玻璃幕墻的高層建筑受高溫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墻碎裂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響火災撲救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高層建筑施工周期長,施工現場臨時動火多,用電量大,存放的易燃、可燃材料多;而使用中的高層建筑底部裙樓多為商場、餐飲、娛樂等商業功能區,主體建筑為住宅、辦公或賓館等,體量大,功能復雜,電氣設備繁多,可燃物多,火災荷載密度大,消防安全管理不嚴,極易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
在一些修建時間較長的高層建筑中,消防器材配備不全或丟失的現象卻很普遍,有的樓內甚至找不到一具滅火器,有的即使配備了消防器材,滅火器箱和消火栓箱已空空如也,一旦發生火災,第一時間不能拿上器材撲救或逃生,嚴重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策:公共消防器材不可占為己有,要愛護消防器材。此外,對于消防器材配備不全或丟失的,物業公司應及時配齊。
很多高層建筑小區中,車位緊張,平時有的車主回來晚了沒有車位就停在消防通道上,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輛第一時間不能到達著火點,影響救援時間,有的居民甚至常年自住圈占消防車通道泊車,經常造成小區內道路擁堵,這種場面嚴重威脅著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策:消防通道本應是供消防車救災使用的特殊專用道路,要保證這條“生命通道”的暢通,小區物業應該合理的規劃泊車位,盡可能的給消防車輛預留進出通道。同時,群眾自身要有消防安全意識,不隨意停放車輛阻塞通道。
高層建筑中,防火門不能隨便打開。有些居民為求出入方便,經常將防火門隨意敞開。殊不知,防火門是高層住宅樓和商品樓樓梯間安全出口必須安裝的防火構件,因為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防火門不僅可有效防止火勢蔓延,還可為消防員爭取到更多營救時間。
對策:防火門保持其常閉狀態。同時,加強小區防火門檢查力度,發現有隨意敞開的防火門應當及時處置。
現在的高層住宅中,公攤面積比較大,所以室內面積就相對較少,家里有一些舊衣服、報紙等就沒處擱了,所以就放在了樓梯口。殊不知,如果不小心發生火災,放在樓梯口的這些物品,不但成為火災的助燃物,也成為了居民逃生的“絆腳石”,影響正常的逃生。
對策:要確保樓梯口和安全通道處暢通,不要隨便堆放易燃物品,此類物品應該第一時間拿到地下室或者小區集中的存放地點安放妥當。
如果所處位置在著火層以下,要立即利用各種樓梯下到安全地帶,注意不要乘坐電梯,因為電力系統在發生火災時隨時可能斷電,如果被困將會危及生命。
2011年4月18日22時,重慶市新城大廈7樓突發火災,正在家里看電視的小敏聽到了隔壁鄰居的招呼,便急急忙忙地沖進了電梯逃生被困,水不斷得從電梯縫隙里流入,處境十分危險,被困一個多小時后才被消防隊員救出,此時每個人全身都被淋濕,狼狽不堪。
原則上,不管是高層還是低層住戶,發生火災時,人們應盡量往下疏散,因為火勢是向上蔓延的,但如果火勢封住樓道,往上走也可以的?!疤酉蛱炫_也是路”,可沿著通至屋頂的樓梯進入樓頂,或躲進避難層、避難間等待消防人員解救。
如果所處位置在著火層,離開房間時,先用手背輕觸房門,如果已經發熱,則說明大火或煙霧已經封鎖房門,此時切不可輕易開門,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并潑水降溫。同時注意暴露自己的位置。
2017年1月6日晚7點,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建筑大學后街宜家飯店著火,女店主聽說店鋪二樓著火后迅速從一樓跑到二樓,情急之下推開門的一瞬間臉部不慎被大火灼傷。
一打開門后,若發現整個樓道里全是濃煙,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不知道著火樓層在哪里時,“這個時候,干脆就不要亂動”,可緊閉房門減少煙氣、火焰進入,同時用水澆濕房門,用濕毛巾堵塞縫隙,躲在窗戶下或陽臺避煙。
如果所處位置在著火層以上,切不可輕易嘗試突破火點,因為火場中心溫度達1000度以上,應該盡快向避難層或者樓頂移動。移動過程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煙霧,同時用濕棉被包裹身體。如果已經有煙霧在蔓延,應當放低體位迅速移動,學會利用消防設備保護自己。
高層著火,有的時候大量的煙霧比火更要命,判斷著火點和煙霧走向,選擇合理的逃生路線是能否獲救的關鍵
發生火災后,發現濃煙進屋,立刻沖出房門,容易吸入濃煙窒息。
受到火勢威脅時,要保持鎮定,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在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在選擇躲避位置時,要盡量靠近建筑主要通道的房間,以便在救援人員到達后第一被發現,不要輕易選擇洗手間等狹小密閉的房間,待在有窗戶并且沒有防盜窗的房間里往往會第一時間獲救??煽拷皯艋蜿柵_,不要大聲呼救,以免消耗氧氣,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質。用亮色的衣服或布條在窗口晃動更能引人注意。千萬不要直接跳樓,可常備逃生繩。
2003年6月發生在廣州天河冼村的一場大火中,一女子情急之下從4樓跳了下來,幸好樓下有個魚塘,盡管她跳到了魚塘里,還是把腰骨給摔斷了。
低樓層居民逃生時一般是用被褥、衣服、床單等撕成條,擰好成繩拴在牢固的窗臺、床架、室內牢固物上,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墻爬下,但必須確保將床單等扎緊、扎實,避免其斷裂或結頭脫落。如果處于樓層較低(三層以下)的被困位置,可將室內厚的床墊、被子等軟物拋到樓底,人從窗口跳至軟物上逃生。
為了自身安全,平日務必留心所住高樓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
高樓的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公共通道平時不要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否則既容易引起火災,也會妨礙火災時的逃生及救援。
發現所住高樓失火后,有的居民上躥下跳,越跑離危險越近。
一般高層建筑的疏散樓梯間都是封閉的,如果其防火門完好無損,煙火是根本進不去的,“煙再大,疏散樓梯也能下!”由于疏散樓梯是與住宅分開的單獨通道,條件比較好的疏散樓梯間里面還有照明燈和通風設備,“只要進入了疏散樓梯間就等于進入了安全區?!?/p>
疏散樓梯最可靠,沿著墻體趕快跑。
隨手關閉防火門,阻擋煙火能逃生。
捂住口鼻開外窗,排走煙氣就不慌。
向下逃生被阻斷,可上樓頂等救援。
借助手電來照明,看清層標增信心。
被困室內無處退,堵塞門縫潑上水。
聲光拋物發信號,搶救生命最重要。
裝好應急逃生器,緩慢下滑要牢記。
可借建筑附屬物,順勢下滑大家助。
繩子床單和窗簾,打結自救皆可選。
跳樓危險要警惕,降低高度輕著地。